• 会员注册

西藏:开展牦牛产业专利导航 服务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

发布日期:2024-01-05 浏览次数:155

为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、政府关于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,服务西藏牦牛产业发展,2023年,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(知识产权局)组织开展牦牛产业专利导航,形成专题研究分析报告。


该报告在调研青海、西藏、新疆、四川、甘肃等省(自治区)牦牛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,聚焦牦牛产业生产、加工、销售等全链条,收集整理牦牛产业专利数据,研究分析牦牛产业饲草种植、养殖、屠宰加工和肉类冷链物流等各个环节的专利状况和发展趋势,提出牦牛产业专利布局和转化运用的意见建议,为产业发展、创新驱动、政府决策等提供技术支持。报告全量收集当前全球牦牛产业专利申请量累计2.5万件,包括国外有关专利1.17万件、国内有关专利1.33万件,其中,西藏自治区有关专利265件。




报告指出,从专利申请趋势看,全球牦牛产业专利申请呈增长趋势,特别是2011年以来,国际国内提交涉及牦牛产业的专利申请快速发展,主要集中在养殖、精深加工领域。从专利申请人情况看,国外以企业申请人为主;国内以科研院校的技术机构为主,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、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等国内5家单位提交有关专利申请量在全球前10名内。



报告分析,西藏自治区牦牛产业有关专利申请量主要在饲草种植、品种繁育和肉奶制品加工环节,集中于牦牛产业养殖前端环节。综合国内外牦牛产业发展情况和专利布局趋势,从专利视角来看,西藏自治区牦牛产业专利布局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。一是牦牛产业全链条专利拥有量较少、增长速度相对较慢,反映出科技综合实力不强、知识产权创造运营服务机制缺位的客观现状。二是专利布局意识不强,企业知识产权创造、保护和运用能力不高,缺少高质量、结构化的专利组合及核心专利储备,难以形成产业综合竞争力。三是专利布局结构不优,在牦牛繁育、疫病防治、屠宰加工、冷链物流等环节的专利储备不足,与现有国内外牦牛产业专利布局结构差异较大,与产业链发展趋势不相符合。四是专利产学研协同不足。现有科研院所申请的有关专利向产品或服务转化运用不够,与企业合作共同申请有关专利也较少。



报告建议,牦牛产业应促进传统优势环节升级发展,加大产业链弱势环节投入,持续推进产业前沿技术发展。


来源: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